直联机制
挂牌、上市直联机制(以下简称“直联机制”)是指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股转系统公司”)内部对直联企业全链条审核、监管、服务工作进行集中归口管理,实现各业务环节的无缝对接,支持企业挂牌满一年后迅速完成发行上市流程的IPO提速机制。
该机制早在2022年11月曾由北交所董事长周贵华提出。周贵华于2022年11月23日在金融街论坛上表示:“建立挂牌、上市直联审核机制,实施挂牌培育、持续监管、上市辅导等一体化的监管服务,夯实公司规范基础,让优质企业挂牌满一年后可以迅速完成发行上市相关流程。”2023年3月,北交所向券商内部下发《发行上市审核动态》(直联机制专刊),《专刊》第一部分介绍了北交所自2022年11月直联机制推出以来至2023年2月底已完成3家直联企业挂牌申请的受理审核情况,第二部分对有关直联机制的6个问题进行解答,第三部分是一个关于未决诉讼的案例分享,最后一部分是3份申请文件的模板。
(一) 直联机制的实质
直联机制的出现并不意味着降低对拟上市企业的审核要求或省略上市审核程序,而是提前做好更多上市准备工作。
在目前的审核过程中,申请在北交所上市的拟IPO公司需要经过多轮问询,而之前挂牌阶段存在的各种问题可能会在IPO过程中再次被追问。在直联机制下,挂牌阶段就是企业计划在登陆北交所之前的过渡期。一旦符合相关要求,他们可以通过专门的部门申请上市。对申请挂牌期间和挂牌期间已核实确认的事项,原则上在上市申请阶段不进行公开问询,有相关基础的将减少问询轮次,精简问题数量,简化审核程序,提高审核效率。
(一) 直联机制的实质
直联机制的出现并不意味着降低对拟上市企业的审核要求或省略上市审核程序,而是提前做好更多上市准备工作。
在目前的审核过程中,申请在北交所上市的拟IPO公司需要经过多轮问询,而之前挂牌阶段存在的各种问题可能会在IPO过程中再次被追问。在直联机制下,挂牌阶段就是企业计划在登陆北交所之前的过渡期。一旦符合相关要求,他们可以通过专门的部门申请上市。对申请挂牌期间和挂牌期间已核实确认的事项,原则上在上市申请阶段不进行公开问询,有相关基础的将减少问询轮次,精简问题数量,简化审核程序,提高审核效率。
(二) 直联机制的目的
直联机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解决非新三板挂牌企业在北交所申报IPO热情不足的问题。根据现行规定,拟在北交所上市的公司范围仅限于在新三板挂牌满12个月的创新层企业,这大大降低了非新三板企业在北交所上市的意愿,客观上阻碍了北交所挂牌公司数量的进一步扩大。
但对于年轻的北交所来说,进一步扩张和壮大无疑是其迫切需要的。截至2023年4月28日,北交所已上市公司虽然已达191家,但合计市值仅有2523.02亿元,同期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合计市值为508,485.52亿元,同期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合计市值为341,054.61亿元。北交所上市公司总市值分别仅为沪深两市同期总市值的0.50%和0.74%。直联机制将IPO阶段的工作转移到了挂牌阶段,缩短了拟IPO公司的审核周期,从而有利于吸引优质公司在北交所上市。